Choose Your Language 登录|注册
全文检索
 
  首页
培训
研究
会议
纪录片
社会创业家项目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给我们留言
 
动机 Motives
返回
 
 
人气榜
“南南合作与多边主义新范式”国际圆桌
【新书发布】Intercultura
【新书发布】Trust, Legal
China-EU Relations
【新书发布】中国价值观:理念与实践
BRI and SDG: Chine
Globalance – Actio
线上讲座:2020年中俄青年创业孵化
线上研讨会:China and gl
线上采访:What the West
 
推荐
网站推荐
商业伦理基本知识---由国际经济伦理
 
动机 Motives

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从何而来?答案是,只有在他认为从事某项活动具有某种意义的时候。符合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一种行为的动机。当然,在一些情况下,他还可能有更强烈的动机不去追求个人的利益。动机是行为的原动力,不过我们有时要靠行为来推测动机;而且我们会发现,在行为和动机之间并不一定存在规律性的联系。
一个人是否有从事道德行为的动机?这一直是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一个典型的道德哲学问题,那就是“我为什么要从事道德行为?”。一些哲学家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在他们看来,道德行为本身是要付出代价的,例如,要做出牺牲,要错过机会等等。从这种观点出发,道德行为需要得到某种报偿。宗教讲求因果业报:无论对于组织还是个人,诚实之类的美德是为人处事的最佳准则。据博弈理论家证实,集体自私行为会使集体中的每个人境况变坏;而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不自私,则境况会普遍得到改善(参见:game theory,博弈论)。
除了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等极少数的著名哲学家之外,西方传统哲学理论几乎普遍假定:狭义的自利是隐藏在大多数有意识的行为背后的动机,是最容易理解的行为理由。根据心理利己主义的信条,一切有意识的行为最终都离不开自我利益。但无可否认,许多行为是出于慈善的目的,出于对家庭及朋友的关怀,出于爱国的情感或其它方面的激情。而且在一些情况下,一个人若把个人的便利置于首位,而不肯尽举手投足之劳去拯救他人于危难之间,这似乎是异乎寻常的。
康德接受了基督教虔诚主义的深刻影响,他指出,道德行为是良善战胜自私本性的结果。一些追随康德的商业伦理学家主张,道德行为必须是大公无私的,即使这样做意味着违背自身的最大利益。概而言之,道义之举必然是损己利人的(参见:Kantian ethics,康德伦理学)。
毋庸置疑,自身的利益是行为的原动力,但这里必须同时考虑到自己朋友的发达,孩子的幸福,所在组织的成功,甚至自己所钟情的慈善事业的繁荣。对一些人而言,这就是幸福所包含的成份。亚里士多德指出,品德最确切的表现就是获得快乐:善良的人在善举中得到快乐,邪恶的人在恶行中得到快乐。只是力图抵制不道德的诱惑,这样的人不值得大肆赞扬,而且也不十分可靠;如果期冀善有善报,这样的人就更差一等;而最差的一等是,他对道德根本无动于衷。
有一批坚持所谓内部动机论的哲学家,他们相信道德能够成为行为的动机,并主张作为一个行为主体,任何人都没有道德义务去做那些他没有动机去做的事。支持内部动机论的一个假设是:一个人可以接受道德义务,也可以不接受道德义务。内部动机论是一种道德的契约理论,但并非所有契约理论家都是内部动机论者。更普遍的观点是外部动机论。根据这种观点,一种行为是否属于道德的善行,要视其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定,这种道德标准对行为主体而言是分离的、外在的。道德现实主义的观点认为,道德理论试图说明或解释实际的道德事实。它暗合了外部动机论,而不是相反。
伦理学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一种善举是否一定要出于善意的动机,而不是出于其它的动机,比如说自私的动机。以穆勒为代表的后果论者对此持否定态度,而以康德为代表的道义论者则持肯定的态度。康德进一步主张,道德中只有善意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是出于善良的意图,从完全的意义上讲,一个人不必对后果负责。但几乎没有哲学家和管理者会同意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仅有善意是不够的(参见:consequentialism,结果论主义;Mill,John Stuart,穆勒,约翰·斯图亚特)。
我有动机去做某事,但我并没有去做。例如,我可能有理由因为雇员表现不佳而解雇他,但考虑到他的忠诚,我可能迟迟不做决定;如果我认为他既没有能力,又缺乏忠诚,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解雇他。同样,公司决定支持当地的慈善机构,它可能抱有多种动机。各种动机聚合在一起,构成了行为的充分条件,而不管任何单一的动机本身是否足以支持某种行为。
管理者要构建道德的组织,他可能更希望调动雇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由充分的理由去做正确的事情。为此,管理者需要精心设计一种激励机制,以便将雇员自私的目的有效地转化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管理者要从道德角度调动雇员的积极性,强有力的组织文化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能为雇员树立社会化的观念,发挥诚实、忠诚等美德。按亚里士多德的话讲,就是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一种适当的公司文化能否、在何时能够胜过金钱和地位,成为确保道德行为的有效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经验主义的问题。对于处于动荡环境中的大型的多样化的组织而言,前一种方式比后一种方式更为有效: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岗位规范和绩效标准不能构成有效的或可靠的激励措施,尤其生产在根本上需要依靠团队的作用时,情况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使雇员与组织荣辱与共,结果会更为有效——组织的成功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手段。然而,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倘若雇员诚如康德所说“人人都是自私的”,那么无论管理者做什么,要创造一个道德高尚的组织是相当困难的。
 
参考文献
 
埃德温·哈特曼(Edwin Hartman)

摘自刘宝成教授译著的《布莱克韦尔商业伦理学百科辞典》 

 

版权所有 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CIBE
京ICP备09022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