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ose Your Language 登录|注册
全文检索
 
  首页
培训
研究
会议
纪录片
社会创业家项目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给我们留言
 
相关信息
  - 【论坛通知】Global Ethics Forum 2024
  - 【新书发布】Chinese values: conception an
  - “南南合作与多边主义新范式”国际圆桌会议
  - 【新书发布】Intercultural Business Ethics
  - 【新书发布】Trust, Legality and Exception
  - 【新书发布】中国价值观:理念与实践
  - BRI and SDG: Chinese lenders’ credi
  - China-EU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
  - 明心桥通车仪式隆重举行
  - 气候变化:中国应对途径国际研讨会
 
 
人气榜
【论坛通知】Global Ethic
【新书发布】Chinese valu
“南南合作与多边主义新范式”国际圆桌
【新书发布】Intercultura
【新书发布】Trust, Legal
新华08网
线上采访:What the West
和谐社会愿景与企业公民行为分论坛
中国、瑞士与南非“跨文化商业伦理联合
线上讲座:2020年中俄青年创业孵化
 
推荐
网站推荐
商业伦理基本知识---由国际经济伦理
 
2011中国信用建设论文征集评选活动

日期:2011-1-25 10:45:42
 
 

一.目的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通货膨胀、食品安全问题等。为了在学术界、企业界以及全社会发起对信用及风险管理问题的再次探讨和深入思索,继成功举办五届信用共建论文竞赛活动之后,2011416日即将举办的“2011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将进行2011中国信用建设论文的颁奖活动,以期表彰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企业界的实务操作经验及创新产品。

本次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新华社《环球》周刊、搜狐财经、《信用中国》杂志联合主办,北京大学信用文化协会、北京理工大学信用经济与法律协会和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会承办,是“2011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系列活动之一。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我们热忱地期待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二.宗旨

    求实、优质、创新、公平、公正、公开

 

三.参赛对象

    面向信用与风险管理各领域以及各相关专业的业界人士、研究人员、学生,同时包括社会各界对信用与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有研究兴趣的团体或个人。

 

四.论文选题范围

(一) 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

 

1.网络团购陷阱背后的信用问题

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实现了买者与卖者的双赢局面。然而,近期频繁曝光的网络团购陷阱却让消费者对网络团购望而却步。在很多案例中,所谓的“团购”仅仅是噱头。一方面,卖方利用了消费者的集群心理,通过虚抬团购数量的方式减少了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戒心;另一方面,卖方抓住了消费者“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心理,凭借“团购”之名号为商品的低价位寻求合理性,让消费者相信“好货”也可能便宜。

l  通过设置网络团购市场准入机制来保证卖方的可信度,是否可行?

l  是否存在其它更好的方式实现对卖方信用的监管?

l  推而广之,对所有的网络交易行为设置统一的信用标准和信用规范,是否可行?

 

2.“网络水军”的监管问题折现出的信用问题

“网络水军”即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作为新兴的宣传媒介,“网络水军”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网络水军”经常成为企业恶意打击竞争对手的平台。另一方面,“网络水军”可以错误地引导舆论导向。更严重的是,“网络水军”可能被反动势力利用,煽动不利于社会和谐的言论,甚至捏造虚假事件以达到反动势力的政治目的,制造社会矛盾。

l  “网络水军”是否合法?

l  如果“网络水军”是合法的,应该如何规范网络公关公司的行为?

l  网络是民间舆论活动的重要渠道,是否有必要对网络舆论参与者的可信度进行评价?

 

3.互联网企业非法利用客户信息的现象及其解决对策

2010927日,360发布直接针对QQ"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并提示用户"某聊天软件"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目前案件处理结果仍未揭晓,但互联网企业非法利用客户信息的可能性却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l  互联网企业对客户信息的非法利用方式有哪些?

l  如何保证客户在互联网上向特定企业发布的私人信息不被泄露?

l  如何建立互联网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

 

(二)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1.汇率之战折射出货币信用危机

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人民币汇率忽然变成了国际经济政策争议的焦点。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法案授权财政部对以汇率低估“补贴出口”的国家采取反制措施。美中的汇率战争逐渐升级,美国认为中国是汇率操纵国,人民币等受到低估的货币是全球宏观经济失衡的主要诱因。中国指责美国只顾一己之利,使美元大幅贬值。同时,巴西、日本和其他东亚国家纷纷出手干预,阻止货币升值。理由就是如果人民币不升值,而它们的货币升值,则会影响到它们的出口。于是,人民币汇率再次面临压力。

l  造成新一轮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因素有哪些,中国又该如何应对美中之间的汇率争端呢?

l  美中汇率战争背后是国家间的互信机制的缺失,如何认识进一步加强国家间的互信体系的重要性?又该如何完善国家间的互信体系呢?

l  各主要货币竞相贬值,意味着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黄金和美元脱钩之后,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信用货币体系存在毁于一旦的风险。如何通过汇率战争看待货币信用危机?

 

2.通货膨胀与国家信用风险

201010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利率将从5.31%上调至5.56%。一年期存款利率从2.25%上调至2.5%。对物价水平和资产泡沫的担忧,促使中国近三年来首次生息。中国10月份的通胀率达到4.4%,创下25个月以来新高。中国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加息后表示,“国内信贷持续扩张力仍然较强,跨境资本流动蕴含潜在风险。”

l  中国的CPI同比上涨4.4%,其他金砖国家甚至更高,印度为8.6%,俄罗斯7.5%,巴西5.2%。如何看待目前新兴市场通货膨胀的问题,原因有哪些?

l  各国政府通过加息来缓和通胀压力,但此举也可能吸引更多热线,有人说,加速货币升值,你是如何看待的?新兴市场的政策制定者又该如何抗击通货膨胀呢?

l  如何建立国家的信用机制,提高国家的信用程度,减少国家信用风险?

 

3.信用评级与金融监管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尚未完全消除,经济复苏前景仍不明朗,但对本次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治理的经验,以及消除诱发和加剧危机制度性缺陷的反思工作已经开始。

美国金融危机最终演变成一场信用危机,而目前中国的信用管理状况也不容乐观,据统计,国内只有15%的公司实行了信用管理,而每年因失信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占到GDP6%10%

l  中国企业的信用管理不健全已给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应该如何完善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

l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人们愈发认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如何通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l  如何认识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在帮助企业管理金融风险中所扮演的角色?

 

(三)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教育行业:

1.从学术造假看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2010829日,以“学术打假斗士”而著称的方舟子在住所附近遭袭受伤。他曾经揭穿过许多学术骗局,比如2005年指出所谓“肖氏反射弧”并没有得到国际公认;披露原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刘辉学术造假。比如2007年曾揭露蒙牛特仑苏不仅不能造骨,还有致癌风险。比如2010年以来,先后质疑唐骏学历造假、李一“能在水下闭气2小时22分”。遇袭事件反映出学术打假已经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

20101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表示,对于学术造假,将采取“零容忍”态度。与会官员与专家均认为,当前在科技教育界愈演愈烈的学术造假,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在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l  如何看待愈演愈烈的学术造假对信用体系的冲击以及对社会的危害?

l  有哪些原因导致近年来学术造假屡禁不止,甚至出现阻碍学术打假事件?

l  我国应该如何从学术体制、监管机制、惩处制度等多方面着手,引导学术公平正义,防止和制裁学术不端,建立学术信用体系?

 

2.高考加分拷问教育信用体制

20101119日,教育部公布了由五部门联合制定的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的方案。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对特长生的加分资格进行了更为严格的审核和要求。五部门要求严格防范和打击资格或身份造假,并对有关违规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处理办法。

近年来部分高考加分政策往往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而且在执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为获取加分的资格或身份而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平公正,社会反应强烈。许多高考加分政策,已经成为滋生教育腐败的温床。

l  考试,作为我国社会相对公平的一项人才选拔制度,维护其纯洁性、规范加分政策、促进教育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哪些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l  对于有关部门制定的加分政策和惩处制度,有哪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想法?怎样促使相关部门建立科学体系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防治教育腐败?

l  考生、社会公众及舆论媒体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以促进公平信用的教育机制的建立?

 

3.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引发的思考

201011月,教育部表示,各地要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这是教育部官方首次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时间表。此外,还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从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完善招生入学政策等方面向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10项要求。择校费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匹配极度不均衡。这也对教育信用体系产生了挑战,变相乱收费、暗中批条子、教育被企业绑架、走后门择校交易等层出不穷。“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是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的承诺。

l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对教育信用体系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冲击?

l  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正确处理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教育信用公平之间的关系?

 

医疗卫生行业:

4.现今医疗状况及未来改革方向的探讨

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险是公共服务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近年来,中国的看病贵、看病难却一直困扰着广大群众。据了解,在我国有近一半的人有病不就医,有三分之一的人该住院而不住院,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院滥开药、滥检查、乱收费、药价虚高等造成的看病贵;看病难主要表现为患者停车难、寻医难、候医时间长等,医生吃回扣、拿红包等现象也不断被揭露,逐渐浮出水面;另外,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呈逐年上升之势,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也有激化趋势。

l  造成医疗状况每况愈下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背后暴露了该行业的哪些信用风险问题?

l  国外有哪些医疗方面的相关经验可以借鉴,以解决我国该行业目前面临的信用问题?

l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哪些方面着手,监督、管理医疗体系出现的问题?中国医改的方向应如何?

 

5. 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的信任危机

近年来,我国医患冲突频发,医生与病人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冲击打砸医院,破坏医院正常秩序等行为频发,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最近,各种版本的医生“红黑榜”在济南、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四处开花,引发热议。适逢其时,网帖又爆出杭州六家大型医院医护人员收受企业回扣事件。一时间,本就分外敏感的医患关系降至了冰点。

l  医患关系的紧张与医患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有关,如何理解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与医患之间信任危机的关系?

l  医患危机的爆发,让人们愈发意识到医患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性。针对危机,应该如何消除医患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l  我国医患关系的紧张一定程度上是体制的问题,因此,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建立起医患的互信机制成为改革的一个基本点,谈谈政府和媒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房地产行业:

6.房地产信用问题

近日,银监会下发《关于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信托公司立即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合规性风险自查。此次检查的出发点是“近来,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长迅速,个别信托公司开展这项业务不够审慎”,目的是“有效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信托业务,提高信托公司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通知》对信托公司的要求是,“各信托公司应立即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合规性风险自查。逐笔分析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状况,包括信托公司发放贷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否满足“四证”齐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具备二级资质、项目资本金比例达到国家最低要求等条件;第一还款来源充足性、可靠性评价;抵质押等担保措施情况及评价;项目到期偿付能力评价及风险处置预案等内容。检查的主要是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状况,包括“四证”齐全、二级资质、项目资本金比例、还款来源、抵质押、到期偿还能力及风险处置预案等内容。”

l  这一通知的出台对房地产信托在中国发展的影响?

l  房地产信托在我国未来房地产行业中应该具有的地位?

l  中国信托业如何避免被“妖魔化”?如何从建设信用体系角度来规范信托行业,从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7.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房地产业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批复函中强调,海南要引导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空间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目前要重点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的监督,落实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引导海南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规划纲要》对土地政策着墨较多。在不突破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前提下,试行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调整机制。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土地一级市场开发原则上由省、市县政府主导,根据规划和审批的建设项目有序供地。严格规范土地二级市场,对已批未建的闲置土地依法采取限期开发、收取土地闲置费、收回等方式处理。强化土地集约利用,供应一块、开发一块、见效一块。滨海、滨河、滨湖等优质土地资源,主要用于度假区酒店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占地量较大的海南高尔夫球场建设亦颇受注目。《规划纲要》指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不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有效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并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

关于国际旅游岛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优先发展满足常住居民住房需求的房地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到2012年基本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适度发展避寒、疗养、养老等度假旅居型房地产。打击圈地不建、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

l  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如何平衡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房地产开发?

l  如何解决保障性住房与商业房产之间的冲突?

l  如何通过相关信用体系的建立来促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食品行业:

8.食品安全问题

2010年两会将焦点聚焦在了食品安全问题上,中国食品业在经历过2008年的牛奶之觞后的一年是较为平静的,但年终岁尾又出现了诸如“问题奶粉”、可口可乐“雪碧含汞”“主食转基因”、“海南毒豇豆”等种种食品安全问题,人人自危……201029日,有三位副总理及15部长任职的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食品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l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谁应该为食品安全问题负责任?

l  为维护食品安全,政府管理者、食品原料供应者、食品生产者、消费者应该做什么?

l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有哪些困难及可行性如何?能否规范食品链上的各个主体?

 

农业

9.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目前,农村建设中仍然面临着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工作是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实行系统评分结果与农户贷款挂钩,科学合理地对农户信用状况进行评价。但是,大部分地区农民融资难仍是一个重要问题。

l  农民贷款难的深层原因有哪些?

l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l  普及农村信用体系面临着哪些困难?

 

娱乐业:

10.“诈捐”现象

2010122日,一网名为善款去向的网友在天涯社区发帖称,章子怡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宣布过的多宗捐助善款,只兑现了一部分。随后,网民们启动人肉搜索,质疑其善款是否完全到位以及善款去向。更有一位美国当地的网友爆料称所谓的章子怡基金会目前已经名存实亡。至此,章子怡身陷诈捐门。另外,成龙、余秋雨等大牌明星和文化名人也因未及时兑现对汶川地震受灾地区的捐款承诺,在网络和社会舆论中引发“诈捐”质疑。以致在公共和私人募捐中,“诈捐”成为热门问题。

l  “诈捐”频发的因素有哪些?除了个人道德之外,当今中国募捐和社会慈善制度是否存在缺陷?

l  “诈捐”现象直接体现了社会信用的丧失,这与当前中国的社会诚信监管体制有何关系?

l  从社会信用监管制度和信用法制建设的角度看,如何有效抑制和避免“诈捐”问题?能否从国外一些成熟、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中得到借鉴?

 

体育

11.从足球打黑事件看我国体育管理机制监管缺失

20101010日左右,前著名国脚申思、祁宏、江津已先后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据悉,三人被带走的原因,或与2004年末甲A最后一轮上海国际主场输给天津康师傅的比赛有关。当时三人皆为上海国际队队员。据传,申思或已被刑事拘留。至此,自去年1016日前广东雄鹰老总被警方控制拉开中国足球反赌打黑的序幕之后,包括球员、裁判、掮客、俱乐部负责人和足协官员在内的涉案人员已相继落网,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所有链条都已被假毒黑侵蚀。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发表了结案陈辞,首次面对媒体回应了中国足坛的反赌扫黑行动。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此前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大谈举国体制优势的刘鹏在讲话中直陈中国足球的体制弊病:首先要建立职业联赛俱乐部的准入制度,其次要建立日常的监管机制,另外关于职业足球的体制也必须要改革。目前足协既办赛又管赛,这导致问题丛生,这明显是不合理的现象,而且也成为了腐败的温床。所以这个体制必须改革,目前改革办法正在酝酿之中。

l  中国足球疲软不堪一直被指责为体制的问题,而“赌球”曝光之后更是引起了大的波澜,球迷对球员、足协的信用产生怀疑,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l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的讲话显然是为了重塑中国足球的形象、树立足协的威信,你觉得怎样才能让正在进行的改革信用度更高呢?

l  由中国足球其实还能够扩展到很多国家部门,由于高度集中的体制,滋生腐败,部门在公众中的信用不断遭到质疑,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具体又能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四)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1.国有资产流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国有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同时由于决策失误,不正当经营等原因,也面临着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l  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有哪些,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深层原因。

l  谈谈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监管预防惩戒机制,应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l  如何理解在政府和国有企业间建立互信机制的必要性。

 

2.中国环境资源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们。在GDP以近乎每年10%的速度增长的时候,我国能源消费的增幅也不小,2010年上半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增长了0.09%,也就意味着能耗的增幅超过了GDP的增幅,这与高能耗产业的过度扩张以及各个地方也GDP论成败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而同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稀土矿的交易也开始变得频繁甚至不顾法律的限制,今年以来,虽然国家对稀土矿的出口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非法开采稀土矿的风头依然难以打压,我国的资源流失状况变得愈加严重。

l  中国如今环境恶化、资源流失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是人民群众的意识不够,还是领导干部的责任不强、失信于民?

l  各地方政府以GDP论业绩而不注重加强环境保护的行为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有哪些问题需要避免和注意的吗?

l  我国法律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是否还应加强?非法开采稀土矿的行为又能引起我们对社会信用和法制怎样的反思?

 

3.中国矿难问题探究

在智利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矿难救援之后,我们也要开始反思我们国家的矿难现状。以煤矿为例,推动中国经济的电力中至少七成来自煤炭,数百万中国煤矿工人承担着世界40%的煤炭生产量,但事故却占全球总事故数的近80%,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至少是美国的26倍······大大小小的矿难接二连三的发生。虽然我们政府也针对矿难发生率居高不下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整顿措施,但是这些似乎没有阻止矿难的发生。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领导利欲熏心、漠视矿工的生命吗?我们国家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但是我们的矿工们连基本的安全生命保障都没有,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不允许的。

l  矿难频繁发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谁应该为这些矿难、死去的矿工负责?智利的矿难救援对我们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l  我们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却一味的把经济发展放在最前头,漠视工人的生命,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l  在采矿业中建立信用体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什么?能否通过这一信用机制,达到减少矿难、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的目的?

 

4.拆迁中的信用问题

20103月哈尔滨市拆迁办为确保拆迁从业单位守法从业,高效率实施拆迁工作,对该市拆迁承办单位、拆迁估价单位和房屋拆除单位等3类拆迁从业单位提出明确要求,违规从业单位不得参加新项目招投标。目前,哈市拆迁办对全市拆迁从业单位实行“红、黄、蓝、绿”4种信用等级挂牌管理。列入红黄牌管理的,取消参加新项目抽签、招标资格,并规定时限令其整改。此外,哈市拆迁办将严格执行责任倒查追究制。凡是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恶意串通,借拆迁之机牟取不正当利益,影响阻碍拆迁进度的,一经举报查实,立即从快从严从重查处。

l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许多老旧住房被高楼大厦所取代,而在这背后,拆迁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却不容忽视:一些公司的暴力拆迁行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作为或是高压政策让老百姓对政府的信用体系产生怀疑,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l  关于拆迁之后的安置,一些政府选择建造廉租房,但是不乏一部分商人为了“炒房”趁机购买,你对这种缺乏诚信的行为又有何见解?

l  如上述新闻,政府也开始采取措施来减少拆迁中的失信问题,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5.爱尔兰信用恶化与欧债危机:

欧债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年初的希腊债务危机让欧洲央行和欧盟猝不及防,至今余波未平;时近年末,爱尔兰债务问题再击欧元机制软肋。爱尔兰处于国际金融风暴的中心,随着房地产泡沫破灭,加之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爱尔兰五大银行都濒临破产。爱尔兰政府前不久称,预计今年财政赤字会骤升至GDP32%,公共债务将占GDP100%。消息一公布,爱尔兰国债利率随即飙升,与此同时,欧元汇率应声下跌。受此影响,葡萄牙、西班牙和希腊的国债利率也在不断攀升。

l  爱尔兰债务危机是怎么产生的?

l  此次危机将对欧盟及世界的经济产生怎样的冲击?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l  此次危机暴露出政府信用监管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改善信用监管体系?

 

五.参赛论文的评审

    1.征文活动主办方组成论文资格审查小组对提交论文进行初步资格审查。

    2.征文活动主办方设立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邀请信用与风险管理相关领域知名教授、学者及业界资深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有权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参赛作品,确定参赛作品获奖等次。

 

六.拟定专家评审委员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卢德之   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童石军   全国政协委员

          杜丽群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副主任

吴晶妹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教授

胡晟盛   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常务副会长、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刘凯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大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吕随启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副主任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教授、企业信用管理特色学科负责人

林钧跃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王子恢    搜狐网副总编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

周建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刘宝成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三名:颁发获奖证书,奖金3000

      二等奖五名:颁发获奖证书,奖金1000

      三等奖十名:颁发获奖证书,奖金500

      优秀奖二十名:颁发获奖证书,纪念品

 

八.参赛要求:

1.参赛论文一律要求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严禁抄袭,文责自负。一稿多投者请注明,以供组委会备案。

2参赛论文应论点明确,论证清晰,逻辑紧凑,结构完整。原则上字数不低于5000字,要求全文严格遵照学术规范的一般要求。

3.参赛者须署实名,并注明单位名称、联系电话、E-mail及详细通讯地址。

4.参赛论文提交方式:

(1)通过活动专用邮箱 credit_pku@163.com提交,邮件标题注明“2011中国信用建设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字样。

(2)登陆“中国信用建设”博客网http://ccrc2007.blog.sohu.com/,开通个人博客,并提供个人的文章链接(需注明个人的E-mail地址),同时欢迎参与论文竞赛的实时讨论;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及时提交电子版的,在得到组委会同意后可采取文件寄送的方式,以邮戳日期判断是否超过征稿时限。

5.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参赛费和评审费。每位作者参赛论文最多不超过二篇。

6.组委会有权将作品在2011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上公布,并免费享有对获奖作品的结集出版权。作者保留对作品的其他知识产权。

7.论文概不退还作者,请作者自留底稿。

8.本次大赛征文截止于2011331日。

 

 

  联系电话: 010-62767948

      真: 010-62767959

      址: www.ccm416.com

  电子邮件:  credit_pku@163.com

 

 

2011中国信用建设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组委会

 

                                                     20111

 

 

版权所有 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CIBE
京ICP备09022775号